书画理论
支付窗口(点击下图进入)
童中焘说,中国画的笔墨与西画的色彩一样,在画作中是作为一种艺术概念而存在的。不能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出发,站在偏颇的立场上否定中国画的笔墨。目前发扬光大中国画,笔墨如何创新是个课题,但画家要先立大本、立头脑,在深刻理解了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再谈美与创造。谈到中国画的境界,童中焘认为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要从形而下中透出形而上。也就是“无意于佳乃佳”(苏轼)。西化的视觉刺激,不计余味,视觉...
在17世纪的荷兰,有这么一群油画家,他们描绘的画面内容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其作品完成后通常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内,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办公场所。后人将这一时期的绘画流派归纳为“荷兰小画派”。约翰内斯·维米尔就是这其中的一位。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天文学家 50×45cm 1668年 布面油画 巴...
特邀艺评人:尚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 徐里 意象油画是当代中国美术建设的一个热词。随着中国文化自觉时代的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油画精英都把油画的本土意识、民族意识提升到一个至高点来认知,这无疑对外来艺术的本土化具有积极的意义。问题是,把所有创作风貌的中国油画都当作意象油画,这便消解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问题更严重者,则是把意象油画理解为可以随意涂抹的艺术,这更是...
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认知体系、理论架构及实践指导诸方面有着完整的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 王蒙《具区林屋图》阴阳哲学、天人合一和中和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核心思想,也是中国画内涵的核心内容,三者共同构成宇宙天地、自然世界和社会人生的生发、沿衍和变化,构成了艺术之根本规律。 髡残《苍翠凌天图》阴阳哲学《易经》和...
一、关于草书的临习 1、草书分为两类:一是章草,即隶之草;二是今草,即楷之草,理当与行书属同一层次。狂草属今草,若行书为“走”的话,小草即为“跑”,狂草就是“狂奔”。目前时尚走走、跑跑的行草,也是一种风格。习草要有一定的正体基础,因为草出于正(篆、隶)书,同时草兼各体的美学素质。草书从字法到笔法结构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正入险绝,循序渐进,并经过长期的字法和技法训练,...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
套染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在绘画时,主要是在绘工笔花鸟设色画时,将不同的颜色,分先后进行漫染,也就是当第一种颜色染完,待干后,再染另一种颜色,这样逐步加染,所以称为套染。套染时,一定要按前次染时方向一致,并由浓到淡,由面积小到面积大,染出物象的立体感来。套染的结果,可以得到由所染的几种颜色调配而成的色彩,如用靛蓝与槐花可套染成官绿或油绿;靛蓝与黄粟套染可得到青色;靛蓝与芦木、杨梅树皮可套染成...
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其次,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
我的篆刻学习与创作偏爱“静气”。篆法、线条讲究“清”,“清则点画不混杂”;清而秀,秀生雅。刀法求内敛而心手相应。敛则线条少斑驳,行刀缓急有度,然后致明净,“划然爽目也”。章法注重端庄、闲雅。端庄易入静,闲雅不矜持,布局不恣肆。于字里行间欲透出灵气,轻云则出岫,飘然自若仙。陈道义卢月龙一得阁墨汁,小狼毫,信笺拼接。此作在石湖之畔的近湖楼书房里凭轩而书,斯时秋光明净,文心优游,手抄陶渊明《归去来...
套染、点染、罩染、接染是中国绘画的四大技法著名画家方人也作品《相伴》 套染:在绘画时,主要是在绘工笔花鸟设色画时,将不同的颜色,分先后进行漫染,也就是当第一种颜色染完,待干后,再染另一种颜色,这样逐步加染,所以称为套染。 著名画家方人也作品《香浓》 套染:在绘画时,主要是在绘工笔花鸟设色画时,将不同的颜色,分先后进行漫染,也就是当第一种颜色染完,待干后,再染另一种颜色,这样逐步加染,所以称为...
林散之谈书法 1、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因为日本人学的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2、写字建议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3、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肯定学不进去。 4、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5、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6...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