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评析丨杨福音诗书画,听听大家说了啥?

 二维码 583
来源:政务:文旅长沙

湖南书画名家系列收藏展《雨余花——杨福音诗书画展》,展出219幅真迹书画,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书法散句等题材。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如何感受与体会杨福音作品中的纯粹?长沙美术馆带您看看大家怎么说。

薛永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总的感觉杨福音的画很独特,也蛮内在。有精神境界,还有变易,简易优美。他不是纯粹的宁静,静静地在动,水在流,风在吹,很独特。

易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世界美术》主编:

杨福音的画非常现代,他已告别了现实主义,极力摆脱正统笔墨,寻找新的语言表现,以找回失去的自我,建造自己的艺术方式。他有对八大不满的地方,尽管他很敬畏,但是他不会去模仿八大。

邹跃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杨福音把现代画得很传统,某些作品很有构成性,甚至有点结构主义的味道,可是笔墨又非常传统,超越文人画又留有文人画的感觉,这是他的精彩之处,亦是其价值所在。

张卫 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画家:

杨福音是个在本土语言和形式语言系统内部进行不断修炼的自足完善者,其终极路线,是无的境界。这个系统产生的本土画家,在20世纪曾严重缺血和减员,仅剩下齐白石和黄宾虹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接续者。而在以往,则范宽、徐渭、八大等英雄辈出,大师林立。他们将隐士作风、文人情怀、平民意识和学者风范糅合一体。由于他们的存在,才得以构成世界文化的差异格局和至高境界。作为21世纪中国绘画新的接续者,杨福音的绘画,锐意求变,本土挖掘,广泛吸纳,形式至上,纯粹简约。

许钦松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

广东画院院长:

杨福音把他的心放在了宁静平和的艺术世界里,保持了纯净的艺术的状态。我还特别惊讶于他的文章,确实这样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李伟铭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史论家:

杨福音的画,空间感很好。真正的好画,是一个圆满的空间,有弹性。杨福音的空间感,也许是现代艺术给他带来的启发,也许是来自于他内心的天性。

皮道坚 华南师大美术系教授、理论家:

杨福音的艺术:闲和、宁静、优雅。他把传统资源、文人画资源很好的做了当代的转换和当代的运用。是一个真正的当代文人画家。

徐虹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我们从杨福音的作品中看到了他的激动,在飘洒和超脱之中,一种扎根于生活经验的这种感动,点点滴滴的敏感都表现在他的花、他的鸟、他的房屋建构上。

宛少军 北京画院副研究员、理论组组长:

杨福音比八大更接近抽象,他的作品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纯正的审美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独特品格。

朱中原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书法家:

杨福音线条的形式感、秩序感、和谐感,还有他的简约化、意象化,成为当代中国文人画探索的路径。

王徽 湖南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篆刻家、

鉴赏家:

进入21世纪,杨福音由人物画切入,推及花鸟画和山水画的整体贯通的格局,标示了中国画全面回复本土立场的新时代的到来。

鲍尔吉·原野 著名作家:

杨福音的绘画语言,经营一片水天下。他的兰草,至臻高妙。笔墨线条,好到少见。几笔十几笔,已出古人之右。“杨兰”,这是我杜撰的名称,高洁、萧散而富生趣,有根植泥土的劲道和野气。

原标题:《展览评析丨杨福音诗书画,听听大家说了啥?》


最新活动
名家名作
客服办公微信
官方公众号